气耗则邪不实,气降则痰不逆,气利则膈自宽,奚痰患之有? 用生地,所以去血中之热;而甘草者,又所以和诸药而除气中之热也;易老自序云∶此方冬可以治寒,夏可以治热,春可以治温,秋可以治湿,是诸路之应兵也。
叙曰∶大头瘟,前古未之论也,东垣始论之。按∶此有余,乃病邪有余,即不足也,阴阳和则无病,过中则皆病也。
人参善于固气,气固则精不遗。又曰∶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寒则气收,热则气泄,惊则气乱,劳则气耗,思则气结,九气不同,百病皆生于气也。
苟非精研斯道,则所知者肤浅而已,一有问难,犹然袖手解颐。此足太阴、厥阴药也。
再加半夏,名六君子汤∶治气虚有痰,脾虚寒胃痛,或腹痛泄泻。安神养血,清热息风,服之得睡。
芦根甘寒,降伏火,利小水;竹茹甘寒,除胃热,清燥金;生姜辛温,祛寒饮,散逆气;三者皆能和胃,胃和则呕止;加粳米者,亦借以调中州也。张子和曰∶霍乱吐泻,乃风湿三气合邪也。